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屏東滿州敬聖亭

2008年因為拍攝新聞局高畫質節目,為了尋找分佈在台灣最南端的平埔族人,數次進出滿州鄉。這裡的故事遠比海角七號更動人真實,希望有機會讓更多的人知道更深刻豐富的滿州地區。2012年的4月13日,因為要來看看滿州鄉敬聖亭的修復狀況,又從美濃開車過來,離上次來的時間已經有2年了。滿州鄉的敬聖亭從恆春轉縣道200之後,繼續前行12公里,就在縣道的右手邊。離滿州鄉公所還有2公里路程。2007年12月26日因為恆春大地震,造成中層的磚塊破損、牆面裂開,經過了蠻久的發包施做,總算是快要完工了。
客家人大概是在清朝雍正年間就到達了滿州做生意,這座敬聖亭建於1904年。1998年重修的碑文上寫道:敬聖亭是三層六角紅磚建築,高約四公尺。為了便於鄉民過來焚紙敬神,於是在旁邊興建了一座涼亭。另外根據鄉公所的資料,這座敬聖亭興建的原由說法有兩種:其一是滿州村與里德村經常互鬥,於是就在兩村中間蓋了這座亭,做為鎮壓之用。另一個說法是風水說,說是日本的警察田尾先生害怕滿州村的猴山與龍山相連,導致地靈人傑管理困難,所以興建了敬字亭,爐口焚燒正好阻斷兩山,導致了日後里德村的沒落。不過這兩種說法都和客家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其實滿州恆春、車城一帶,有不少的客家人。以統埔村為例,村中的老人都還記得以前小的時候,閩客械鬥時,互相丟擲石頭的情形。據說滿州的敬聖亭蓋好了之後,當地的老人家就一直沿街撿拾字紙,不辭辛勞的到這裡焚燒。客家人認為有字跡的紙張都具神格,經過焚燒重返天界,或是紙張順水流向江河,像是回到天神的懷抱中。
修建歷史古蹟總是遇到要怎麼個修法的問題,爭議點就是到底是要修舊如舊還是要修舊如新。這種問題應該是要問古蹟建築專家,我個人的看法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有本事可以修舊如舊,那就修舊就是;如果沒有舊材料和技法,也不必勉強要修成原來的樣式。也許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天堂之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光修這座門的一小片銅雕,就有資格可以拿一個博士。看看我們是怎麼個修復的,也許深入的了解,寫成論文一篇,也有個碩士可拿。
滿州敬聖亭入口


滿州敬聖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