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我的攝影機被偷走了

下著滂沱大雨的夜晚,帶著一台攝影機到階梯口下面的一間教室上課。教室是一間綠色木頭窗櫺安置的老教室。顏色有點綠綠黃黃略帶點暗。等我遠遠的繞過走廊轉進教室的時候,學生們還是坐在教室猛讀書,只有兩位同學站起來幫我拿下手上的東西。我抬頭一看是兩位攝影師同學很熱切的招呼我,我會意的向他們點點頭。也不知道想起什麼事情,摸摸口袋,就往外面去了,順手好像把攝影機就放在教室門口旁的暗紅色沙發上。雨下的正大,兩位攝影師同學想叫住我,卻沒有發出聲息。我就這樣消失在教室裡。自己記得來這裡除了上課教影像,還要拍攝題材。好像心裡面開始慌亂了,我的臉帶著塑膠黑框眼鏡,臉型是個方字臉,是我大學時班上楊同學的長相。只見我低頭走來走去,一會兒自己告訴自己要去上課,一會兒又說要拍東西。走來走去的中間,整個時期整件事件顯得好模糊。不知道過了多久,才想起了要先去拿攝影機。之前的一片模糊,已經記不清楚攝影機究竟放在哪裡了。找了一下找不到之後,突然覺得攝影機被偷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略做苦笑,外面雨下的這麼大。看看教室,同學們還是無動於衷的繼續看書,兩位攝影師同學聽說早已追了出去,於是只好先到教室外頭看看。看到階梯上的上頭,兩位攝影師同學轉頭看我這裡,我才慢慢的走上台階。看到攝影機不知道為何,居然安放在腳架上頭。我原本緊張怪罪自己的心,突然間鬆解了下來。兩位攝影師同學示意我說,追出去但不知道是誰拿走的。我看著正在被大雨澆淋的攝影機,底座的接板已經破損,我一直點頭說沒關係,沒關係。大概心裡面覺得一時的大意,造成應該是失去的,就再也不期盼它會回來了。


One Cut/美濃做的夢/2012.2.27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嘉義大雅路上的漁民食堂

2012年1月31日,趁著去雲林出差返回美濃時,回嘉義的老家陪媽媽吃飯。對我這個大學就離開嘉義的人而言,30年來嘉義的改變,使我每次回家都有一股強烈陌生的感覺。就連我這個省嘉中畢業的人,都很難釋懷大雅路上的巨大改變。現在的大雅路只是傳遞可以聚餐的場所,想吃什麼先到這裡來選,一定可以找到一家至少還可以的餐館。這裡早已不是騎著腳踏車上坡時還要下車推車的叛逆靦腆青少年時代,每次來這裡,腦海快速的搜尋過往的記憶,但是眼中的場景和記憶,好像找不到可以連結的地方。我們以前還有很多的熱帶植物就在道路的兩旁,現在卻是佈滿了霓虹燈。現在的社會也許更需要花花綠綠來陶醉心情,而比較古老的人可能更在意花紅綠綠陶冶心情,時代不同,意境也不同。
在大雅路上可以選擇的餐館不少,我們卻喜歡帶老媽來嚐鮮,她如果覺得好吃,通常很快就會帶朋友來獻寶。漁民食堂看起來像是一個南部的連鎖店,一問之後才知道就是嘉義local經營的店面。食材雖稱不上是高檔原料,但是每道菜色份量很小,即使我們只有三個人,也可以吃到許多不同的料理,像這個夜晚,我們三個人就點了12道菜,也算過分了點。

漁民食堂












山葵薑末豆腐

菜頭飯

炸日本牡蠣

人蔘燉雞鍋

串烤鮮蝦

炸杏仁蟹肉棒

漁民蘿蔔糕

東港牛蒡炸

鹽烤花腹鯖

家鄉南薑鮮魚

芋香蒸排骨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

我自己以前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在國外拍攝,對於國內自己生長的地方還真的不熟悉。大概在2007年離開了電視台,才有機會接觸國內的題材。那種國外的拍攝,久了有一種自我痲痹的心態,特別是那種飛往國外一走了之的現實狀況,其實有點超寫實的意境。也許大家常去國外不稀奇了,但是這種經常一走了之的心態,也許反而是許多人羨慕的地方。長久的一走了之當然久了之後就麻木不仁了。當然作為一個愛護家鄉的知識份子,老師是這樣教的,雖然人到了國外,還是關心自己的國家,特別是對那些留在地方奮鬥的人,更是景仰。我和其他人一樣,也有一長串在地社團的名單,更想不到的事情,居然自己因為結婚,選擇定居在美濃,一個國內社會運動最早的啟蒙地。
國內有許多的在地社團,應該被好好的拿出來介紹,雖然大家想看的是事蹟,我卻更想體會那種我無法理解的精神。2012年1月31日,因為工作的緣故走訪貓兒干文史協會。我們早在去年因為詔安客家園區的業務,和貓兒干的工作同仁有所接觸,但是這是第一次來到了他們的基地,位於雲林縣崙背鄉枋南村15-1號,是個生態教育農園。尋到了大門,被馬上迎面襲來的綠意優雅給深深的吸引住。還好自己平時就生活在有山水的鄉間,否則還真的羨慕死他們的生活環境。嚴格來講,這次沒有比較多的時間拜訪與認識這個好單位,只知道因為以前拍攝過平埔族,貓兒干是洪雅族在此地的社名。農園也生產「貓之稻」有機香米。對我們來自稻米產地的美濃人來說,算是很知道有機香米的味道,只是很好奇,為什麼不乾脆叫「貓兒干」有機香米,不然叫「貓知道」也是挺有意思的。












西螺三角大水餃

2012年1月31日,因公走訪雲林崙背,中午只想簡單的用餐繼續下午的行程。每次這種吃個東西,看起來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雖然表面上是這樣認定,不過要是能在平凡中不經意找到一家不平凡的吃食,還真的會額外的讓精神也得到飽足。然而如何在平凡處遇見不平凡,是個學問。多虧了同伴中有人是一半的雲林血統,帶著我們走過延平老街,穿過觀音街的後巷子裡,來到了很大招牌的「三角大水餃」。走在巷子裡的時候,所有同行的人都很興奮,知道是箇中老手熟悉箇中滋味,對於我這個走在最後頭,也有一半雲林血統的人來講,這種全然陌生的環境,可是一句話都不敢吭。我們到的時候都快要下午一點了,仍是人山人海。通常我總是覺得這種盲目的排隊心態證明作為一個人無奈的盲從,可是在一個絕對陌生的環境之下,至少滿足作為一個人的一貫保守面向,選別家可能有七成的機率比不上排長隊的這個店家。後來看了雲林縣政府的資料,才知道創店阿嬤就坐在後面包水晶角。由於等待的時間很長,同行的人觀察到排隊等候的客人都很安靜,看起來這種非假日時間,應該是很多的熟客,也是理解店家的忙碌,看來大家都通曉時間能解決一切問題的生活哲學。

西螺觀音街12號